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工业领域绿色发展

admin5个月前 (05-21)零碳产业园139

产业升级改造。以实现“绿色制造”为目标,不断降低园区工业碳排放量。积极运用绿电制氢,延伸绿色化工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布局以提升集群内循环效率,以园区或区域能源系统大循环视角进行产业链的聚集,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统筹规划和梯级利用。鼓励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积极推动工艺创新,针对不同生产线的特点,加快低碳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产品能效水平。通过电气化改造以及清洁能源利用降低生产过程直接排放,推广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利用柔性电力技术、储能技术等,推动园区建设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建筑低碳改造。建筑低碳改造要求新建建筑在源头上实现能耗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并积极采用低排放的绿色建筑材料,充分结合新设备、新技术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节能改造,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的能耗。通过改进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能源设备、保证良好的房屋密封性以减少供暖能源使用。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设材料,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提升建造活动绿色化水平。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建设。构建清洁供暖体系,推动开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此外,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低碳改造,还要应充分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并在园区内建设可再生能源路灯,进一步优化建筑能源结构,实现建筑领域零碳化。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标签: 零碳产业

相关文章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基本国策。国土空间规划不但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有效尝试,而且是统筹规划碳源和碳汇协调发展的...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零碳产业园区系统耦合与智慧支撑

在“双碳”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下,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要解决传统产业园区规划横向专业之间、纵向层次之间耦合不强的问题。针对横向专业之间耦合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处理好各专业内部耦合。基于产业链...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

零碳产业园标准的核心目标

      以远景集团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必维集团等联合在全球率先发布的《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为例,该标准为国内低碳/零碳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从园区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