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admin3个月前 (05-22)零碳产业园90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及使用零排放的交通工具、选择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提升交通工具能源使用效率、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大宗货物采用铁路、封闭式皮带廊道等运输方式等。通过响应“旗 E 春城、旗动吉林”行动,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实现交通工具电气化,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充电站等相关设施,合理安排充电设施的接口预留以及停车场的整体布局,以电能替代化石燃料,实现交通过程的零碳排放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铁路专用线引导大宗货物采用铁路运输。还要优先发展园区公共交通,建设集约高效、智慧便捷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鼓励公共出行、共享出行等零碳排放出行方式,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围绕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组织企业实施循环化改造,积极利用余热余压,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近零排放。全面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开展污水处理和循环再利用。搭建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物质流管理。建设固废贮存场所或处置设施,进行安全贮存或处理,稳步推进“无废园区”建设。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标签: 零碳产业

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经历了五个阶段: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和零碳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构建工业布局,使得园区的外部废弃物排放接近零。生态园区对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改...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基本国策。国土空间规划不但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有效尝试,而且是统筹规划碳源和碳汇协调发展的...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

金融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探索

为有效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低碳转型,金融机构推出包含园区贷、项目贷等传统金融产品及可持续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如东莞银行率先推出零碳工业园区贷款,并为零碳工业园区开发主体发放 700...

推动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经验借鉴与技术路径探索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明确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目前,各省市发展零碳园区处于自发推进的探索阶段,缺乏全国统一的零碳产业园标准,建议从标准制定、技术路线、能源结构、产业规划、基础设施、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