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推动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经验借鉴与技术路径探索

admin4个月前 (05-30)零碳产业园94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明确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目前,各省市发展零碳园区处于自发推进的探索阶段,缺乏全国统一的零碳产业园标准,建议从标准制定、技术路线、能源结构、产业规划、基础设施、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零碳产业园发展标准和实施细则,并结合国家战略和资源禀赋,明确各类园区零碳转型路径,靶向施策,因地制宜推动实施,避免无序扩张。

二是加强国内外经验借鉴,取长补短、示范推广。建议参照欧美经验,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思路由单个园区扩展至整个工业集群,加强资源整合,共享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现能源循环综合利用。借鉴德国欧瑞府建设经验,园区建设规划应兼顾社区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所有建筑、交通、能源设施等均坚持低碳原则和系统集成,做到园区开发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相统一。此外,借鉴国内鄂尔多斯、上海、海南等地探索不同类型零碳产业园的发展实践,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适合的零碳技术路线。从国内外实践情况来看,各类技术应用是打造零碳园区的关键,涉及低碳能源生成(如氢能、光伏、风电等)、使用以及末端的 CCUS 等技术环节。对于风能、光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重点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于碳排放量较大的重工业城市,选择 CCUS 可能是最佳解决路径,可考虑建设 CCUS 工业集群,加强对管网和封存等基础设施的共享使用。此外,对于森林碳汇资源丰富的地区,应提升碳汇价值转换能力。

四是依托各地绿色金改试验区,探索金融支持新模式。零碳产业园需要对能源、建筑、交通和 CCUS 等设施进行大量前期投资,并使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设施加强对碳排放全过程的监测、管理和分析,而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产业技术配套存在初期投入巨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等问题,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议鼓励各地绿色金改试验区将服务零碳产业园建设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探索金融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当代金融研究)


标签: 零碳产业

相关文章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

我国零碳产业园案例分析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该园区是依据远景集团《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到 2025 年末将帮助当地实现 3000 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 10 万个绿色...

金融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探索

为有效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低碳转型,金融机构推出包含园区贷、项目贷等传统金融产品及可持续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如东莞银行率先推出零碳工业园区贷款,并为零碳工业园区开发主体发放 700...

数据要素密度推动中国零碳变革的直接效应

      产业链数智固碳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 “叠加”“倍乘” 作用, 释放数据要素内在价值、 提升固碳效率并推动核心产业创新发展, 引领能源低碳转型, 共同推进聚碳、...

数据要素密度通过产业链数智固碳推动 中国零碳变革的间接效应

数据要素密度赋能产业链各生产节点绿色技术创新, 为产业链各环节数智固碳提供关键技术指引, 促进高技术产能优化配置与能效提升, 强化碳捕捉、 碳利用与封存 ( CCUS) 技术, 突破智能化清洁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