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我国零碳产业园发展的五大思路探索与实践

admin2个月前 (05-29)零碳产业园48

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探索发展零碳产业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是在尽量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园区生产运营。有条件的园区建设有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并配有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

二是在建筑方面,尽量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所有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园区建筑都安装智能电表,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三是园区内交通工具尽量全面电动化。配置足够电动汽车充电站,建立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充电电力来源为风电和光电,电池存储设备的充电时段和充电功率可智能调控。园区还配有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四是增加创造碳汇的项目。如在园区内外大量植树造林,抵消园区碳排放。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面积的藻类生物反应器,吸收二氧化碳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还有部分企业通过碳市场购买负碳产品进行碳中和。

五是园区全面实现数字化能源精细管理。通过部署 EBO 楼宇运营系统、 PEM电能管理系统以及 EMA 智能微网系统,实现源(风电、地热、沼气、光电)、储(大容量电池、电车储能、储热)、荷(热、冷、电负荷)之间的有效协同,提高园区整体运行能效,确保运营阶段的碳中和。通过对园区内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当代金融研究)


标签: 零碳产业

相关文章

近零碳园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这时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呼吁注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提出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的科学评估体系构建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指标体系的选取,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考核标准,能够反映出园区近零碳排放现状,同时也能展示出园区向近零碳园区转型的差距。本研究综合考虑我国低碳和零碳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近零碳园区...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工业领域绿色发展

产业升级改造。以实现“绿色制造”为目标,不断降低园区工业碳排放量。积极运用绿电制氢,延伸绿色化工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布局以提升集群内循环效率,以园区或区域能源系统大循环视角进行产业链的聚集,实现跨企业、...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