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我国碳排放全景图

admin3个月前 (06-19)零碳产业园29

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进人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与之相伴随的问题是单位CDP能耗偏高,碳排放总量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要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候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全球面临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各国全力推动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从全球能源结构看,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减排任务繁重,清洁能源的节能技术和成果应用还不成熟,总体规模偏小。当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制造业总规模降低和项目外迁,其服务业占比较大。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制造占比高,导致能源需求总量大,抑制能源总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压力很大。西方发达国家以非煤能源为主,我国尽管风能、光伏、水利发电等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但生产工艺仍以煤为主,单位能耗占比偏高。

从各地各行业对碳达峰的误区看,一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或居民个人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存在不少的误区:误区一:碳中和主要是工业节能和生态补偿;误区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将不再适用;误区三:碳中和将显著延缓经济社会发展:误区四:负排放技术是碳中和的终极解决方案;误区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误区六:我国碳总量控制制度难以真正落实。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路径及案例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

国外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零碳产业园建设主要在欧美国家进行了探索。例如,德国加强零碳技术系统整合,在柏林建立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林欧瑞府(EUREF )零碳科技园,通过能源转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