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我国碳排放全景图

admin2个月前 (06-19)零碳产业园8

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进人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与之相伴随的问题是单位CDP能耗偏高,碳排放总量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要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候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全球面临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各国全力推动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从全球能源结构看,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减排任务繁重,清洁能源的节能技术和成果应用还不成熟,总体规模偏小。当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制造业总规模降低和项目外迁,其服务业占比较大。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制造占比高,导致能源需求总量大,抑制能源总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压力很大。西方发达国家以非煤能源为主,我国尽管风能、光伏、水利发电等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但生产工艺仍以煤为主,单位能耗占比偏高。

从各地各行业对碳达峰的误区看,一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或居民个人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存在不少的误区:误区一:碳中和主要是工业节能和生态补偿;误区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将不再适用;误区三:碳中和将显著延缓经济社会发展:误区四:负排放技术是碳中和的终极解决方案;误区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误区六:我国碳总量控制制度难以真正落实。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路径及案例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构建生态可持续园区:多维度战略组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在园区层面,实施多维度的战略组合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可持续性的园区,该战略组合涵盖规划、能源、建筑、生活、景观、运营、交通、信息、金融等多方面。规划方面提倡工业共生和碳汇,并提出建立一个可以综合管理园区植...

碳抵消及近零碳管理标准

近零碳园区试点中,绿化覆盖率作为一般指标,需要大于等于 30% 。因此本研究中,绿化覆盖率的近零碳标准取为>30%。《山东省近零碳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山东省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基本国策。国土空间规划不但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有效尝试,而且是统筹规划碳源和碳汇协调发展的...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

基于绿色金融支持的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

      目前,零碳园区是一个新兴概念,虽然全球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欧盟和我国在推进低碳转型和零碳产业园发展方面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为我们研究零碳产业园发展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