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园”的内涵界定及建设路径研究

admin5个月前 (06-20)零碳产业园78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已于2020 年自主做出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应对气候变化,经济转型发展,实现零碳排放是我国当下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履行承诺的重要行动。 相关研究表明,2015 年中国工业领域 CO 2 排放总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31% [1] ,因此工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而产业园区作为工业聚集的承载地,实现产业园区的零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工业领域面临重大改革,建设与目前时代主题相适应的零碳产业园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在 2021 年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提出:“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建设将成为落实我国精准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落脚点”;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 CEO 张雷提到:“让零碳产业园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载体”。

      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到,积极推进“零碳”产业园及示范城市建设,创建新能源使用比例高、电源建设与电网调度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零碳”产业园 [3] ;《江苏省“十四五”绿色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创建一批近零碳示范项目,加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支持合肥长丰开展能源综合改革试点,打造一批“零碳”示范园区、乡镇。 此外,我国许多市县也积极响应政府规划,提出创建零碳社区、零碳区县、零碳城市的战略目标,例如河北省承德市、湖南长沙市长沙县等。

      目前,虽然国内外纷纷开启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工作,但关于零碳产业园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低碳、近零碳方面,包括建设路径、示范区的遴选以及评价标准的建立等。 而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产业园区逐渐开始强调碳排放总量而非碳排放强度,但是零碳产业园内涵模糊、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体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零碳产业园的建设工作面临很多困难。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环境生态学)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

国外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零碳产业园建设主要在欧美国家进行了探索。例如,德国加强零碳技术系统整合,在柏林建立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林欧瑞府(EUREF )零碳科技园,通过能源转型在...

金融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探索

为有效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低碳转型,金融机构推出包含园区贷、项目贷等传统金融产品及可持续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如东莞银行率先推出零碳工业园区贷款,并为零碳工业园区开发主体发放 700...

推动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经验借鉴与技术路径探索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明确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目前,各省市发展零碳园区处于自发推进的探索阶段,缺乏全国统一的零碳产业园标准,建议从标准制定、技术路线、能源结构、产业规划、基础设施、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顶层...

数据要素密度、 产业链数智固碳与中国零碳变革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 低碳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的零碳变革作为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战略部署, 不仅承载着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绿色转型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