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基于绿色金融支持的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

admin6个月前 (05-27)零碳产业园185

      目前,零碳园区是一个新兴概念,虽然全球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欧盟和我国在推进低碳转型和零碳产业园发展方面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为我们研究零碳产业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对零碳园区的理念、实践、标准等进行了探讨。

       魏丹青(2017 )研究指出,早在 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要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任务,对于探索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近零碳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福祉、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形象具有积极影响。李硕等(2022 )研究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国各类园区向零碳/低碳发展是必然趋势,研究重点分析了传统园区降碳实践中的痛点、AI 技术对园区降碳可发挥的作用;阐述了零碳/低碳园区建设路径及 AI 赋能园区降碳的实践应用场景,创新构建AI 赋能园区降碳潜力的分析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对降碳潜力进行估算,提出了行业发展政策建议。钟伟东等(2022 )分析得出打造“零碳”园区的三条实施路径:一是“开源”,利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能源供应端的碳排放量;二是“节能”,采用地(水)源热泵、节能照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降低园区能源消耗总量,减少能源消费端的碳排放量;三是“增汇”,通过在园区内植树、草坪增加草木碳汇,能够吸收部分二氧化碳。

      11 月 24 日,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等单位发布《2022 年零碳园区实践白皮书》提出,园区亟需在社会发展和“双碳”目标中找准平衡点,探索契合自身特色的零碳转型路径,科学落实动态零碳目标。具体来看,围绕能源转型、零碳目标、可持续发展等三大核心目标,依托资金、生态、科技、服务,以数字化碳管理平台为支撑,白皮书重点阐述了贯穿从策划筹备、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迭代等园区全生命周期的零碳解决方案。

      然而,上述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零碳园区建设的技术路线、标准和实践方面,缺乏从金融支持等宏观视角来分析如何推进零碳产业园建设的研究。特别是在当前发展绿色金融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零碳产业园建设纳入绿色金融重点领域进行支持,探索金融支持零碳产业园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在此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研究,为相关决策部门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政策参考。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当代金融研究)


标签: 零碳产业

相关文章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基本国策。国土空间规划不但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有效尝试,而且是统筹规划碳源和碳汇协调发展的...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

零碳产业园标准的核心目标

      以远景集团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必维集团等联合在全球率先发布的《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为例,该标准为国内低碳/零碳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从园区的规划、设计...

我国零碳产业园案例分析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该园区是依据远景集团《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到 2025 年末将帮助当地实现 3000 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 10 万个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