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的碳排放主要划分为隐含碳和运行碳两部分。隐含碳主要来源于建材的生产、运输,施工及拆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工程机具运行、建筑人员日常活动等产生的碳排放;运行碳...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城乡建设领域和工业领域也相继提出了碳达峰的实施...
作为零碳供能系统主要组成部分,零碳产业园区应优先考虑建设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产业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完全符合零...
生物质气化工艺与生物质热电厂开展深度耦合,将生物质热解为富含 H 2 、CO 等还原性气体的可燃气体,将该可燃气体保持在 350℃以上引入到电厂锅炉。优势 :与纯气化发电相比,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与...
生物质能主要由农林生物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三大类组成。生物质能原料来自零碳产业园区自身及周边。农林生物质利用固化技术、化学转化技术、直接燃烧技术可向零碳产业园区提供生物质颗粒、气化气、生物质炭、冷...
零碳供能系统属于智能微电网范畴,其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综合对比可以看出,在清洁能源中,生物质能不但可以作为零碳供能系统的基准源,同时也是零碳供能系统的定海神针,可为零碳产业园区同时提供...
3.2.1 储能系统简介电能储存可以转换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按照其具体方式主要可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化学储能三大类型。在零碳供能系统中,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主要有稳压稳频、调峰削...
本文对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天然气等主要清洁能源应用于发电行业的综合对比,暂不考虑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和以供暖为主的地热能,详见表 1。通过表 1 主要清洁能源综合对比可以发现 :主要清洁能源综...
2.1.1 按照碳属性分类零碳清洁能源 :生物质能。负碳清洁能源 :风能、太阳能、水能、氢能、地热能等。低碳清洁能源 :天然气。2.1.2 按照循环利用分类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
我国要实现“30•60 双碳目标”, 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于 2021 年 10 月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设立了“选择 10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的目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