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产业园区的碳源分析

admin5个月前 (06-09)零碳产业园89

      园区的碳排放主要划分为隐含碳和运行碳两部分。隐含碳主要来源于建材的生产、运输,施工及拆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工程机具运行、建筑人员日常活动等产生的碳排放;运行碳主要发生在运行阶段,直接碳排放来源于生产工艺的运转引起的化石燃料的燃烧,附属建筑热水、供暖、炊事等引起的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园区内交通直接碳排放三个部分;间接碳排放包括外界输入的电力、热力导致的碳排放。

      开展零碳产业园区的设计,第一,应明确园区范围和碳排放核算边界,找出园区的碳排放源,并结合园区功能对建筑进行布局,预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总量;第二,根据园区碳排放源分析,确认影响碳排放强度的设计因素;三,制定低碳设计优化方案,从“规划、建筑、工艺、能源、数字协同”五个方面开展低碳优化,并分项模拟测算减碳贡献值;第四,进行多次优化设计,并进行碳排测算数据反馈,并将最终设计成果进行碳排放总量模拟,判断项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第五,制定“零碳园区”实施手册,约束项目在建设、运营和后期拆除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将低碳设计策略落实到位,并根据园区运行条件,适当优化调整园区的碳中和的目标。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艺术设计)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

国外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零碳产业园建设主要在欧美国家进行了探索。例如,德国加强零碳技术系统整合,在柏林建立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林欧瑞府(EUREF )零碳科技园,通过能源转型在...

我国零碳产业园案例分析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该园区是依据远景集团《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到 2025 年末将帮助当地实现 3000 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 10 万个绿色...

数据要素密度通过产业链数智固碳推动 中国零碳变革的间接效应

数据要素密度赋能产业链各生产节点绿色技术创新, 为产业链各环节数智固碳提供关键技术指引, 促进高技术产能优化配置与能效提升, 强化碳捕捉、 碳利用与封存 ( CCUS) 技术, 突破智能化清洁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