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低碳设计优化方案及减碳效果分析

admin3个月前 (06-09)零碳产业园49

      将七个工序厂房功能进行合并,设计主工艺厂房,位于场地东南侧,引入覆土建筑理念,打造层峦叠翠的景观式建筑。利用用地高差打造“半地下厂房”,总建筑面积 40000m 2 ,层高 10m,其中混凝土加工区 3000m 2 ,层高局部提升到 26m。建筑屋顶利用开挖多余土方,引入覆土建筑理念,实现屋顶绿化约30000m 2 ,打造园区开放、绿色、共享的生态示范区。

      半地下厂房实现了很多生态低碳目:减少厂房体形系数,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园区绿化覆盖,创造空中景观;吸附尘埃减少噪音,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发挥生态功效;保持建筑冬暖夏凉,节约能源消耗;有效保护屋面结构,延长防水寿命;缓解雨水屋面溢流,减少排水压力(图 4)。规划优化方案实现了以下减碳效果:

(1)生态碳汇:覆土建筑实现了主厂房屋顶绿化 30000m 2 ,绿化覆盖率增加 20%;同时,采用大量净碳储量较高的植物,例如毛白杨、刺槐等,提高植物碳汇总储量,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 145tCO 2 /a,实现园区运营碳排放降低 2.7%。

(2)园内交通:园区设计分布式光伏发电停车场,设置充足的充电桩设施,鼓励员工低碳出行。同时,园区内部的货运转运全部采用环保节能型物流运输车辆,实现园区内部交通电气化,本项目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250tCO 2 /a,园区运营碳排降低 5%。

(3)园区照明采用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每年可以减少 140 万度用电,减少碳排放750tCO 2 /a,园区运营碳排降低 14%。

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艺术设计)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研究现状(2)

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领域,众多学者对园区储能及其运行策略展开研究。Yan 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聚类和动态识别的工业园区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 System,ESS),可缩小峰谷负荷差距,...

低碳经济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所坚持的共同立场和美好愿景,但可持续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解决气候变化和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众多问题和挑战,低碳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为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碳抵消及近零碳管理标准

近零碳园区试点中,绿化覆盖率作为一般指标,需要大于等于 30% 。因此本研究中,绿化覆盖率的近零碳标准取为>30%。《山东省近零碳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山东省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