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园区的概念及设计策略

admin3个月前 (06-06)零碳产业园71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城乡建设领域和工业领域也相继提出了碳达峰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中,正式将建筑碳排放计算纳入建设方案和扩初设计文件当中,作为强制要求。

      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约占到了全国碳排放量的 31%,是碳排放最集中的区域,通过实施有效的碳减排措施,实现产业园区边界内的“零碳排放”,是全社会如期达成“双碳”目标的关键。

      零碳产业园区,指的不是园区建设运营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参考 IPCC 特别报告《全球变暖1.5℃》中对碳中和的定义,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与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就实现组织边界内的碳中和或净零碳排放。从这个定义来看,零碳产业园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较低层面是园区全域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净零碳排放”;较高层面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实现项目从建设、运营和拆除全过程“净零碳排放”。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艺术设计)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探索近零碳发展路径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与其他工业园区相比,具有高科技导向、具备完整产业链、信息化程度高、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开放型发展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型工业...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

我国零碳产业园发展的五大思路探索与实践

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探索发展零碳产业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是在尽量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