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工艺与生物质热电厂开展深度耦合,将生物质热解为富含 H 2 、CO 等还原性气体的可燃气体,将该可燃气体保持在 350℃以上引入到电厂锅炉。优势 :与纯气化发电相比,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与...
生物质能主要由农林生物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三大类组成。生物质能原料来自零碳产业园区自身及周边。农林生物质利用固化技术、化学转化技术、直接燃烧技术可向零碳产业园区提供生物质颗粒、气化气、生物质炭、冷...
零碳供能系统属于智能微电网范畴,其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综合对比可以看出,在清洁能源中,生物质能不但可以作为零碳供能系统的基准源,同时也是零碳供能系统的定海神针,可为零碳产业园区同时提供...
3.2.1 储能系统简介电能储存可以转换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按照其具体方式主要可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化学储能三大类型。在零碳供能系统中,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主要有稳压稳频、调峰削...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1)能源供给绿色转型。首先,应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气”,在物流交通环节推进“以电代油”等,逐渐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此外,电能相较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和便捷等显著...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成果,反映了该地区在该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该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园...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指标体系的选取,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考核标准,能够反映出园区近零碳排放现状,同时也能展示出园区向近零碳园区转型的差距。本研究综合考虑我国低碳和零碳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近零碳园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这时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呼吁注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提出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