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生物质能与储能系统综合对比

admin4个月前 (06-05)零碳产业园114

3.2.1 储能系统简介

电能储存可以转换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按照其具体方式主要可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化学储能三大类型。

在零碳供能系统中,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主要有稳压稳频、调峰削峰、能量平衡、应急备用等功能。

3.2.2 生物质能与储能系统综合对比

作为同样具有稳压、调峰作用的生物质能,与储能系统综合对比如表 2。通过表2生物质能与储能综合对比可以发现 :作为零碳供能系统基准源,生物质能综合优势更加明显。因此零碳供能系统基准源应按照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设计原则。(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F4(9_6R{5F{G$_1%G3)20EL.png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低碳产业建设标准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成果,反映了该地区在该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该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园...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