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admin2个月前 (05-20)零碳产业园65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

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0%,与近零碳标准相比,提升空间较大。2022 年园区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率为 33.1%,与近零碳标准的 80%相比,差别较大。综合来看,园区绿色能源类的两个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相比相差均较大。绿色能源层面,园区应从这两方面着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和提高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率,提高能源效率,进而减少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低碳产业层面,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1所示。

2022 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 7%,近零碳标准为 8%,现状与标准相比差别不大。2022 年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4.51 吨,与近零碳标准的 1.2 吨相比,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需要降低 3.31 吨,减排压力较大。2022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3%,与近零碳标准的100%相比,存在提升空间。2022 年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97.45%,与近零碳标准的100%相比,差别较小。综合考虑低碳产业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相比相差较大的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园区在低碳产业层面应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双碳理论

为减缓气候变化,控制全球变暖,2020 年各国陆续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会加大自主贡献的力度,实施更为强力的策略,设立目标让二氧化碳排放在 20...

探索近零碳发展路径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与其他工业园区相比,具有高科技导向、具备完整产业链、信息化程度高、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开放型发展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型工业...

低碳产业建设标准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成果,反映了该地区在该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该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园...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