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的科学评估体系构建

admin6个月前 (05-16)零碳产业园158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指标体系的选取,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考核标准,能够反映出园区近零碳排放现状,同时也能展示出园区向近零碳园区转型的差距。本研究综合考虑我国低碳和零碳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近零碳园区的内涵和国内外(近)零碳园区的成功经验,查阅文献和各类低碳(零碳)评估技术规范,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动态化原则,分层逐级选取和制定指标,构建了包含8个层次,21个指标的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指标体系。8个层次分别为碳排放、绿色能源、低碳产业、近零碳建筑、近零碳交通、低碳生活、碳抵消和近零碳管理。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能够确保其评价结果的准确可靠。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指指标体系能够覆盖园区涉及碳排放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和管理等,指标体系具有清晰的类别和层次,并将各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

(3)动态化原则

动态化原则是指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但应随着低碳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作出相应适当调整。考虑动态化原则建立指标体系时,需要兼顾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之间的平衡,使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园区现状,又能反应发展的动态性。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双碳理论

为减缓气候变化,控制全球变暖,2020 年各国陆续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会加大自主贡献的力度,实施更为强力的策略,设立目标让二氧化碳排放在 20...

工业领域绿色发展

产业升级改造。以实现“绿色制造”为目标,不断降低园区工业碳排放量。积极运用绿电制氢,延伸绿色化工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布局以提升集群内循环效率,以园区或区域能源系统大循环视角进行产业链的聚集,实现跨企业、...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基本国策。国土空间规划不但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有效尝试,而且是统筹规划碳源和碳汇协调发展的...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