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碳排放困惑与挑战

admin3个月前 (06-21)零碳产业园34

从各地各行业对碳达峰的误区看,一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或居民个人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存在不少的误区:误区一:碳中和主要是工业节能和生态补偿:误区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将不再适用;误区三:碳中和将显著延缓经济社会发展;误区四:负排放技术是碳中和的终极解决方案;误区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误区六:我国碳总量控制制度难以真正落实。

从我国能源存量来看,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高达40亿吨和7亿吨左右,我国生产需要的煤矿、油田、运输通道等能源供应系统,我国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汽车、采暖、空调等能源消费行业,以及道路、桥梁、飞机、汽车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目前多数使用煤炭、石油等传统燃料,新能源占比过小,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总体形势严峻。

从人均GDP数据来看,我国人均GDP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农村与城市供暖、空调、汽车、公共设施等民生服务需求缺口较大,需要持续补齐短板弱项,需要新增能源需求,加大了各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难度。

从电力系统结构看,我国发电系统的火电占比高,新能源技术还不完善,集中式风电、光伏等发电侧随机性、波动性大。在用电侧,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后,用电负荷预测准确性下降,导致用户侧完全不可控,有待尽快实现技术突破。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路径及案例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碳核算方法论与实践难点分析

工业园区碳核算流程包括:(1)确定核算边界、范围和种类;(2)收集园区内活动水平数据;(3)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4)获取相应的排放因子。工业园区核算边界多取即行政边界作为碳核算边界。然而存在企业因为...

绿色低碳创新

(1)应用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封存以及利用四个环节。在园区层面,鉴于生产工艺与新能源出...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

金融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探索

为有效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低碳转型,金融机构推出包含园区贷、项目贷等传统金融产品及可持续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如东莞银行率先推出零碳工业园区贷款,并为零碳工业园区开发主体发放 700...

推动零碳园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经验借鉴与技术路径探索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明确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目前,各省市发展零碳园区处于自发推进的探索阶段,缺乏全国统一的零碳产业园标准,建议从标准制定、技术路线、能源结构、产业规划、基础设施、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顶层...

数据要素密度驱动零碳变革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从理论层面来看, 数据要素密度提升对零碳变革的影响机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要素密度对产业链数智化转型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