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碳排放困惑与挑战

admin5个月前 (06-21)零碳产业园84

从各地各行业对碳达峰的误区看,一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或居民个人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存在不少的误区:误区一:碳中和主要是工业节能和生态补偿:误区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将不再适用;误区三:碳中和将显著延缓经济社会发展;误区四:负排放技术是碳中和的终极解决方案;误区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误区六:我国碳总量控制制度难以真正落实。

从我国能源存量来看,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高达40亿吨和7亿吨左右,我国生产需要的煤矿、油田、运输通道等能源供应系统,我国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汽车、采暖、空调等能源消费行业,以及道路、桥梁、飞机、汽车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目前多数使用煤炭、石油等传统燃料,新能源占比过小,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总体形势严峻。

从人均GDP数据来看,我国人均GDP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农村与城市供暖、空调、汽车、公共设施等民生服务需求缺口较大,需要持续补齐短板弱项,需要新增能源需求,加大了各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难度。

从电力系统结构看,我国发电系统的火电占比高,新能源技术还不完善,集中式风电、光伏等发电侧随机性、波动性大。在用电侧,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后,用电负荷预测准确性下降,导致用户侧完全不可控,有待尽快实现技术突破。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路径及案例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所坚持的共同立场和美好愿景,但可持续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解决气候变化和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众多问题和挑战,低碳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为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的科学评估体系构建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指标体系的选取,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考核标准,能够反映出园区近零碳排放现状,同时也能展示出园区向近零碳园区转型的差距。本研究综合考虑我国低碳和零碳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近零碳园区...

低碳产业建设标准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成果,反映了该地区在该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该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园...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标准的核心目标

      以远景集团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必维集团等联合在全球率先发布的《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为例,该标准为国内低碳/零碳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从园区的规划、设计...

国外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零碳产业园建设主要在欧美国家进行了探索。例如,德国加强零碳技术系统整合,在柏林建立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林欧瑞府(EUREF )零碳科技园,通过能源转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