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打造零碳未来:构建生态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共享幸福园区

admin2个月前 (06-13)零碳产业园26

      公共出行、共享出行等零碳排放出行方式。打造蓝绿交织生态网络应用场景。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抓手,持续推进“一江两岸”海岸线整治修复,推进台州湾智慧生态绿廊建设,打造“山海水城核心区、活力智造创新区、共享发展幸福区”。积极推进立体绿化建设,丰富绿化形式,合理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在园区内部打造高品质蓝绿空间,构建气候友好型生态系统,实现园区生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切实提升园区生态碳汇能力。

      强化零碳科技支撑。充分把握台州湾科创走廊建设机遇,依托科创谷建设,聚焦聚力创新制胜,围绕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进人工智能及智能产品应用创新中心、光电

产业创新中心、台州医药健康创新中心建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联合建立零碳产业发展研究院,推进能源、建筑、交通、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共享研发实验室,实现资源开放共享。立足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高质量实施“引人留人”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开建人才创新区,引进培育一批低(零)碳领域领军人才,建设碳中和专家库,为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探索建设园区零碳智慧管理平台,搭建能源综合管理平台、碳排放监测核算与治理平台、园区运营管理平台等三大子平台,打造能源流、碳追溯流、数据流、信息流的全链式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园区全生命周期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可视化、可跟踪、可分析、可预警。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浙江经济)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构建生态可持续园区:多维度战略组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在园区层面,实施多维度的战略组合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可持续性的园区,该战略组合涵盖规划、能源、建筑、生活、景观、运营、交通、信息、金融等多方面。规划方面提倡工业共生和碳汇,并提出建立一个可以综合管理园区植...

绿色低碳创新

(1)应用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封存以及利用四个环节。在园区层面,鉴于生产工艺与新能源出...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我国零碳产业园发展的五大思路探索与实践

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探索发展零碳产业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是在尽量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

数据要素密度、 产业链数智固碳与中国零碳变革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 低碳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的零碳变革作为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战略部署, 不仅承载着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绿色转型的愿...

数据要素密度驱动零碳变革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从理论层面来看, 数据要素密度提升对零碳变革的影响机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要素密度对产业链数智化转型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