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打造零碳未来:构建生态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共享幸福园区

admin3个月前 (06-13)零碳产业园63

      公共出行、共享出行等零碳排放出行方式。打造蓝绿交织生态网络应用场景。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抓手,持续推进“一江两岸”海岸线整治修复,推进台州湾智慧生态绿廊建设,打造“山海水城核心区、活力智造创新区、共享发展幸福区”。积极推进立体绿化建设,丰富绿化形式,合理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在园区内部打造高品质蓝绿空间,构建气候友好型生态系统,实现园区生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切实提升园区生态碳汇能力。

      强化零碳科技支撑。充分把握台州湾科创走廊建设机遇,依托科创谷建设,聚焦聚力创新制胜,围绕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进人工智能及智能产品应用创新中心、光电

产业创新中心、台州医药健康创新中心建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联合建立零碳产业发展研究院,推进能源、建筑、交通、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共享研发实验室,实现资源开放共享。立足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高质量实施“引人留人”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开建人才创新区,引进培育一批低(零)碳领域领军人才,建设碳中和专家库,为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探索建设园区零碳智慧管理平台,搭建能源综合管理平台、碳排放监测核算与治理平台、园区运营管理平台等三大子平台,打造能源流、碳追溯流、数据流、信息流的全链式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园区全生命周期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可视化、可跟踪、可分析、可预警。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浙江经济)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近零碳园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这时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呼吁注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提出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的科学评估体系构建

工业园区近零碳建设指标体系的选取,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考核标准,能够反映出园区近零碳排放现状,同时也能展示出园区向近零碳园区转型的差距。本研究综合考虑我国低碳和零碳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近零碳园区...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

(1)能源供给绿色转型。首先,应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气”,在物流交通环节推进“以电代油”等,逐渐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此外,电能相较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和便捷等显著...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基于绿色金融支持的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

      目前,零碳园区是一个新兴概念,虽然全球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欧盟和我国在推进低碳转型和零碳产业园发展方面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为我们研究零碳产业园发展提供了...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