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效益分析

admin2个月前 (06-11)零碳产业园35

      东平湖零碳产业起到显著生态碳汇湖泊示范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年碳排放量 1.12 万 t、年碳吸收量 2.76 万 t、年碳汇量 1.64 万 t,有效改善东平湖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湖泊生态碳汇产业针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经济延伸,成为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态湖泊碳汇为主的二氧化碳碳交易 32 元 /t 进行测算,东平湖零碳产业产生每年 52.48 万元的碳交易价值。

1)零碳产业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充分发挥碳汇湖泊与零碳产业的优势,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零碳产业建立起动态、发展、高质量的低碳循环体系,构建湖泊精准碳管理体系,实现温室气体的固碳,产业年均碳汇量达 1.64 万 t,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

3)零碳产业开发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将企业运营和渔民作业协同起来,将大水面和小水面结合起来,将全产业链发展起来,实现碳汇湖泊生态建设与零碳产业经济提升的协同发展。

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黑龙江环境通报)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经历了五个阶段: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和零碳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构建工业布局,使得园区的外部废弃物排放接近零。生态园区对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改...

双碳理论

为减缓气候变化,控制全球变暖,2020 年各国陆续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会加大自主贡献的力度,实施更为强力的策略,设立目标让二氧化碳排放在 20...

近零碳园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这时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呼吁注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提出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区系统耦合与智慧支撑

在“双碳”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下,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要解决传统产业园区规划横向专业之间、纵向层次之间耦合不强的问题。针对横向专业之间耦合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处理好各专业内部耦合。基于产业链...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