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效益分析

admin5个月前 (06-11)零碳产业园106

      东平湖零碳产业起到显著生态碳汇湖泊示范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年碳排放量 1.12 万 t、年碳吸收量 2.76 万 t、年碳汇量 1.64 万 t,有效改善东平湖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湖泊生态碳汇产业针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经济延伸,成为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态湖泊碳汇为主的二氧化碳碳交易 32 元 /t 进行测算,东平湖零碳产业产生每年 52.48 万元的碳交易价值。

1)零碳产业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充分发挥碳汇湖泊与零碳产业的优势,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零碳产业建立起动态、发展、高质量的低碳循环体系,构建湖泊精准碳管理体系,实现温室气体的固碳,产业年均碳汇量达 1.64 万 t,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

3)零碳产业开发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将企业运营和渔民作业协同起来,将大水面和小水面结合起来,将全产业链发展起来,实现碳汇湖泊生态建设与零碳产业经济提升的协同发展。

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黑龙江环境通报)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双碳目标下近零碳园区建设的意义与实践

关于碳中和,各国有四个主要的说法:碳中和、气候中和、净零碳排放以及净零排放。气候中和是基于对气候系统影响的角度出发,即气候系统的净影响达到零。从排放角度看,净零排放意味着温室气体的净排放为零,而净零碳...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