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效益分析

admin3个月前 (06-11)零碳产业园54

      东平湖零碳产业起到显著生态碳汇湖泊示范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年碳排放量 1.12 万 t、年碳吸收量 2.76 万 t、年碳汇量 1.64 万 t,有效改善东平湖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湖泊生态碳汇产业针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经济延伸,成为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态湖泊碳汇为主的二氧化碳碳交易 32 元 /t 进行测算,东平湖零碳产业产生每年 52.48 万元的碳交易价值。

1)零碳产业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充分发挥碳汇湖泊与零碳产业的优势,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零碳产业建立起动态、发展、高质量的低碳循环体系,构建湖泊精准碳管理体系,实现温室气体的固碳,产业年均碳汇量达 1.64 万 t,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

3)零碳产业开发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将企业运营和渔民作业协同起来,将大水面和小水面结合起来,将全产业链发展起来,实现碳汇湖泊生态建设与零碳产业经济提升的协同发展。

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黑龙江环境通报)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构建生态可持续园区:多维度战略组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在园区层面,实施多维度的战略组合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可持续性的园区,该战略组合涵盖规划、能源、建筑、生活、景观、运营、交通、信息、金融等多方面。规划方面提倡工业共生和碳汇,并提出建立一个可以综合管理园区植...

双碳理论

为减缓气候变化,控制全球变暖,2020 年各国陆续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会加大自主贡献的力度,实施更为强力的策略,设立目标让二氧化碳排放在 20...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