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admin6个月前 (05-26)零碳产业园162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方标准,综合吸收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标准规范、园区案例等成果与经验,确定规划依据,保证规划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在整合普遍性经验的同时,还要针对产业园区“千园千面”的特点分类施策。存量更新与增量新建的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策略不同,不同产业门类的零碳园区(如科技研发园区、生产制造园区、物流仓储园区等)碳排放场景存在差别,也应采取不同的空间规划策略。存量更新类产业园区侧重问题导向型规划,其具有清晰的碳排放诊断基础,能结合园区目前在生产、能源、建筑等各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系统零碳解决方案。但受已有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其在规划路径制订上以修补性更新提升为主。增量新建类产业园区侧重目标导向型规划,其有鲜明的顶层规划特点。根据相关上位规划和区域产业、能源、空间等方面发展特点,综合考虑适宜的园区定位和选址。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双碳”行动方案,兼顾零碳发展与经济增长,因地制宜地确定园区规划目标、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不同产业门类的园区碳排放场景不同,规划策略侧重也不同。例如,生产制造类园区应侧重从排放源头规划零碳,重点关注以绿色制造生产体系为主的产业规划和以优化能源供给和能源综合管控为主的能源系统规划,并做好空间规划统筹;物流仓储类园区应侧重关注加强综合交通规划,统筹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发展多式联运;科技研发类园区应侧重园区建筑隐含碳、运营碳的综合控制,推广绿色建筑和智能管理系统,完善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绿色智慧出行。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工程技术研究)


标签: 零碳产业

相关文章

国际产业集群脱碳战略比较及创新机制探索

美国产业集群脱碳战略为重视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机制,以税收等财政和信贷政策为主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转型。具体政策包括: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术专项激励...

双碳目标下近零碳园区建设的意义与实践

关于碳中和,各国有四个主要的说法:碳中和、气候中和、净零碳排放以及净零排放。气候中和是基于对气候系统影响的角度出发,即气候系统的净影响达到零。从排放角度看,净零排放意味着温室气体的净排放为零,而净零碳...

碳抵消及近零碳管理标准

近零碳园区试点中,绿化覆盖率作为一般指标,需要大于等于 30% 。因此本研究中,绿化覆盖率的近零碳标准取为>30%。《山东省近零碳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山东省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3)大力发展氢能。氢能在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长远来看,可布局发展氢储能,在适宜条件下,利用氢气作...

工业领域绿色发展

产业升级改造。以实现“绿色制造”为目标,不断降低园区工业碳排放量。积极运用绿电制氢,延伸绿色化工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布局以提升集群内循环效率,以园区或区域能源系统大循环视角进行产业链的聚集,实现跨企业、...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