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工业园区碳核算方法论与实践难点分析

admin6个月前 (05-12)零碳产业园155

工业园区碳核算流程包括:(1)确定核算边界、范围和种类;(2)收集园区内活动水平数据;(3)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4)获取相应的排放因子。工业园区核算边界多取即行政边界作为碳核算边界。然而存在企业因为注册优惠政策,将园区设成注册地,实际经营地不在园区内的现象;以及工业园区随着发展进程,核心区面积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出现了拓展区、 “飞地”、委托代管区等拓展区域的问题。因此,确定园区实际地理边界和真实管辖面积具有一定难度。有专家提出了园区的四个边界,包括物理边界、管理边界、经济统计边界和流分析边界。物理边界就是园区的物理范围,这是最常见的边界分类。管理边界则是园区与其所在地行政区域的接壤点。经济统计边界关乎园区内注册的公司的经济投入、支出,以及碳排放等一系列经济指标。流分析边界则专注于园区内流分析(包括物质、能量等的流通)的系统边界。


园区核算范围方面,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Th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范围,园区核算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分别是:(1)范围 1:所有直接温室气体排放;(2)范围 2: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所引起的间接排放;(3)范围 3:除了范围 2以外的所有间接排放。范围 1通常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的能源消耗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2 的间接排放需要视不同园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根据边界内是否有电厂(热厂/电热厂),可分为三种情况:(1)区域内无电厂(热厂/电热厂),园区使用的电热均为外购;(2)园区内有电厂(热厂/电热厂),使用的电热部分为调入,部分为园区生产;(3)园区内有电厂(热厂/电热厂),且园区为热电输送园区。范围3通常指园区内运输排放和企业购买产

品的上游、运输和下游排放。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其反应过程可分为两类:(1)原料经过高温煅烧等发生物理(分解等)化学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2)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温室气体作为生产原料或参与化学反应,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泄露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


此外,废弃物(园区边界内和边界外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水和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一些学者将其划分为范围1的范畴,有些学者将其划分为范围 2 的范畴,还有些学者将其划分到范围 3 的范畴  。通常来说,范围 1和范围 2在核算时必须考虑,范围 3以及废弃物处理过程是否考虑,需要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数据获取是否存在困难以及数据的可操作性 。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低碳产业建设标准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成果,反映了该地区在该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该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园...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

(1)能源供给绿色转型。首先,应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气”,在物流交通环节推进“以电代油”等,逐渐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此外,电能相较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和便捷等显著...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

基于绿色金融支持的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

      目前,零碳园区是一个新兴概念,虽然全球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欧盟和我国在推进低碳转型和零碳产业园发展方面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为我们研究零碳产业园发展提供了...

我国零碳产业园发展的五大思路探索与实践

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探索发展零碳产业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是在尽量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