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究现状

admin4个月前 (05-12)零碳产业园62

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经历了五个阶段: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和零碳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构建工业布局,使得园区的外部废弃物排放接近零。生态园区对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改善,在园区内,共生网络通过模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角色,使得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低碳园区的目标是减少碳排放强度,以支持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零碳园区介于低碳园区和零碳园区之间,更加注重整体排放量的降低。零碳园区则力求在不使用碳抵消的情况下实现对所有

领域如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的绝对零碳排放,尽管零碳园区并不禁止使用碳抵消,但建议其使用比例不超过 5%。概括来说,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关注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第二阶段集中在减少园区碳排放强度;第三阶段则着眼于降低园区的整体碳排放,形成了以碳总量和排放量为主要评估指标,这不仅提高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也在开发和评估过程中有利于形成一致的准则和理念  。

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评估、减碳技术、经济减排成本测算等评价领域。碳排放估算是进行其他研究的基础  。创建低碳(零碳)园区的基础同样也是园区碳核算,摸清园区碳排放的“家底”,能够使我们熟悉园区碳排放现状,为接下来的减碳路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对现有工业园区碳核算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工业领域绿色发展

产业升级改造。以实现“绿色制造”为目标,不断降低园区工业碳排放量。积极运用绿电制氢,延伸绿色化工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布局以提升集群内循环效率,以园区或区域能源系统大循环视角进行产业链的聚集,实现跨企业、...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零碳产业园区标准整合与分类施策

我国关于“双碳”目标、零碳产业园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标准、规范体系都处于探索时期,零碳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实践将为相关顶层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经验支持。建议零碳产业园区在规划之初参考已颁布的相关团体和地...

基于绿色金融支持的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

      目前,零碳园区是一个新兴概念,虽然全球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欧盟和我国在推进低碳转型和零碳产业园发展方面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为我们研究零碳产业园发展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