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零碳产业园的发展建议

1、完善零碳政策法规

国家层面要建立包括规划设计、碳排放管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市场准入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各地在建设零碳产业园时要以碳排放数据质量作为关键的评价指标,做好碳排放数据工作,对产业园内企业活动进行监管;政府应通过零碳产业园试点工作,积极打造标杆园区,制定相关园区、企业、产品等不同层面的碳排放标准;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如碳排放总量制度、配额制度等,促进零碳产业园的节能减排工作。

2、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土地使用及资源利用支持政策。 对选定的零碳产业园基地,对其土地使用、水资源、矿产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的需求给予政策支持。

产业扶持政策。 园区内积极引进各类低碳、零碳企业,支持产业结构多元化,协调各产业间碳减排,形成互补产业集群,加强对低碳排放产业的鼓励和支持;对经济效益高、碳排放强度低的行业,优先给予政策支持,增加政策激励;对传统高碳工业部门,将其纳入逐步淘汰计划,提高行业准入壁垒,严格规范工业碳排放强度。

财税支持及资金补贴政策。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零碳产业园,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对产业园提供资金支持;建立碳税收及补贴体系;设立专项基金,增强对清洁生产项目的投资力度;鼓励碳捕集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并提供资金支持;支持试点项目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各类绿色金融工具进行融资,制定绿色信贷政策,为低碳、零碳企业给予金融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推出更多绿色金融工具满足零碳产业园内企业的融资需求,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园区零碳排放。

财税支持及资金补贴政策。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零碳产业园,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环境生态学)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构建生态可持续园区:多维度战略组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在园区层面,实施多维度的战略组合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可持续性的园区,该战略组合涵盖规划、能源、建筑、生活、景观、运营、交通、信息、金融等多方面。规划方面提倡工业共生和碳汇,并提出建立一个可以综合管理园区植...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绿色低碳创新

(1)应用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封存以及利用四个环节。在园区层面,鉴于生产工艺与新能源出...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基本国策。国土空间规划不但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有效尝试,而且是统筹规划碳源和碳汇协调发展的...

零碳产业园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在零碳产业园区政策与标准制定、示范园区创建、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为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也面临顶层制度不健全、能源结构转型慢、零碳技术创...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