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与能源转型:中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为控制地球发烧,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减碳措施,大力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是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共同的、有区别的、重要的责任。据统计,我国CO,排放量2005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2019年我国C0,排放量为101.75亿吨,约是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C0,排放量之和。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看,我国C0,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有较高匹配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碳排放量平稳增加,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到2015年碳排放量趋稳。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5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由于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较高,相应的碳排放总量也会偏大,因此,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任务繁重。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必须进行能源结构优化。据统计,发达国家90%以上的碳排放量来自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A)数据,全球氧化碳排放的主要经济部门是电力生产、交通运输以及钢铁、水泥等工业部门,因此,研究相关产业的能源供给优化是重要的工作任务。从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看,欧美各国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由于20世纪美国和欧盟开始减少制造业,这些国家的碳排放进人稳定下降时期。我国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但年人均CDP仅1万美元,人均碳排放低于美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仍在增加,碳排放尚未达峰。
如何实现碳汇及减碳目标呢?要推进能源转型,鼓励推广生物质能、光伏风能和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氢,积极控制煤电再建、油气企业技术升级及战略转型。持续推动产业转型、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及低碳零碳生活等绿色循环化生产生活或交通方式。要优化石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采取减碳、碳封存等措施,加快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和基础设施的重构,积极推进减碳技术、地方经济、社会民生乃至政治层面的重大变革。在农业领域,鼓励发展沼气、光伏等清洁能源,鼓励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森林碳汇等。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路径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