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减碳综合效果分析及零碳园区实施展望

admin2个月前 (06-10)零碳产业园35

      采用 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通过各专业碰撞,检查、预判图纸错误,减少施工阶段的材料浪费;施工阶段,利用 BIM 模型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打通数据接口,实现与现有工程管理平台的数据联动。帮助业主管理 BIM 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形成运维导向的数字孪生模型。在运营阶段,BIM 模型作为运维的数据基础,可通过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搭建,起到减少能耗的作用,植入碳排放监测系统,实现运营碳管理。

      通过对园区从规划、工艺、建筑、能源多个维度进行精准的减碳设计,项目运营年净排放量从常规设计的 1569tCO 2 /a 下降为 -1118tCO 2 /a,实现园区运营阶段的零碳目标(图 6)。同时,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大量降低,使得 50 年的碳排放总量降低为 -1045 吨,全生命周期实现净零碳排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园区(图 7)。

      产业园区作为碳排放大户,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需要结合项目特征,开展精准分析,结合碳排放计算,对园区从规划、建筑、工艺、能源利用等多个层面开展低碳设计,制定切合实际、符合现阶段技术能力的设计策略,实现以降低运行阶段碳排放为重点,实现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终极目标。同时,结合设计成果,制定“零碳园区”实施手册,约束项目在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将设计策略落实到位,并根据园区运行条件,适当优化、调整园区的碳中和目标。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艺术设计)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碳核算方法论与实践难点分析

工业园区碳核算流程包括:(1)确定核算边界、范围和种类;(2)收集园区内活动水平数据;(3)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4)获取相应的排放因子。工业园区核算边界多取即行政边界作为碳核算边界。然而存在企业因为...

近零碳园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这时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呼吁注意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提出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

探索近零碳发展路径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与其他工业园区相比,具有高科技导向、具备完整产业链、信息化程度高、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开放型发展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型工业...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

(1)能源供给绿色转型。首先,应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气”,在物流交通环节推进“以电代油”等,逐渐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此外,电能相较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和便捷等显著...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