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减碳综合效果分析及零碳园区实施展望

admin3个月前 (06-10)零碳产业园55

      采用 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通过各专业碰撞,检查、预判图纸错误,减少施工阶段的材料浪费;施工阶段,利用 BIM 模型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打通数据接口,实现与现有工程管理平台的数据联动。帮助业主管理 BIM 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形成运维导向的数字孪生模型。在运营阶段,BIM 模型作为运维的数据基础,可通过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搭建,起到减少能耗的作用,植入碳排放监测系统,实现运营碳管理。

      通过对园区从规划、工艺、建筑、能源多个维度进行精准的减碳设计,项目运营年净排放量从常规设计的 1569tCO 2 /a 下降为 -1118tCO 2 /a,实现园区运营阶段的零碳目标(图 6)。同时,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大量降低,使得 50 年的碳排放总量降低为 -1045 吨,全生命周期实现净零碳排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园区(图 7)。

      产业园区作为碳排放大户,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需要结合项目特征,开展精准分析,结合碳排放计算,对园区从规划、建筑、工艺、能源利用等多个层面开展低碳设计,制定切合实际、符合现阶段技术能力的设计策略,实现以降低运行阶段碳排放为重点,实现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终极目标。同时,结合设计成果,制定“零碳园区”实施手册,约束项目在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将设计策略落实到位,并根据园区运行条件,适当优化、调整园区的碳中和目标。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艺术设计)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迈向零碳未来:工业园区绿色能源与智慧管理研究进展

综合来看,众多学者对于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中的能源消耗、储存和利用,能源管理和智慧园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能源供能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零碳能源供应系统,如光电、风电、水电等,并探...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及主要温室气体种类综述

园区核算温室气体种类方面,《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 2 )、甲烷(CH 4 )、氧化亚氮(N 2 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和六氟化硫(SF 6 )...

绿色低碳创新

(1)应用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封存以及利用四个环节。在园区层面,鉴于生产工艺与新能源出...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及政策启示

      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第 75 届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推进经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