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生物质能将成为零碳产业园区 供能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admin4个月前 (06-05)零碳产业园82

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共有 173 个国家级高新区、230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07 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区,660 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5000 多家各类产业园区。从能耗情况来看,我国产业园区能耗约占全国全社会能耗的 69%,碳排放约占全国全社会碳排放的 31%。

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两大矛盾体,零碳产业园区应运而生。

零碳产业园区是指通过集成优化不同种类的“低碳”“零碳”“负碳”属性的清洁能源应用技术,运营服务商为产业园区企业提供冷、热、电、气、氢等综合能源与服务,从而使产业园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与清洁能源供能系统碳减排量全部中和,实现净零排放。

零碳产业园区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经历了五个阶段: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和零碳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构建工业布局,使得园区的外部废弃物排放接近零。生态园区对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改...

构建生态可持续园区:多维度战略组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在园区层面,实施多维度的战略组合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可持续性的园区,该战略组合涵盖规划、能源、建筑、生活、景观、运营、交通、信息、金融等多方面。规划方面提倡工业共生和碳汇,并提出建立一个可以综合管理园区植...

园区近零碳建设困境分析

2022 年现状数据均来源于园区提供或基于园区提供的数据,根据指标相关定义计算得到。绿色能源层面指标,现状与近零碳标准对比见表 4.10。2022 年园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 15%,近零碳标准为 6...

减污协同降碳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深入分析四平新开区污染物排放类型,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控制和改造提升。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降碳技术在园区开展综合性示范...

零碳产业园区全程管理与多方参与

“双碳”目标下产业园“低碳—近零碳—零碳”渐进式迭代的客观规律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区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持续的过程。因此,应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各阶段,包括规划研究和编制、实施和管...

国内外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制定

      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评价准则主要是 PAS2060 、ISO14064 、 GHGProtocol 等,也包括一些国际行业组织颁布的行业标准,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