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碳产业园 > 正文内容

“双碳”新征程:前行中的零碳产业园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力争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十四五”规划中又对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设置了具体的目标值,而控制碳强度、碳排放总量的政策执行者,既包括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也包括“有条件的地方”。工业领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伴随着我国“企业入园”的发展趋势,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各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达1.5万余个,它们是各个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载体,排放量巨大,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中国各类产业园区对经济贡献达30%以上,工业园区碳排放可达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因此,工业园区实现低碳/零碳是达到“3060目标”的重要环节零碳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自然成为了碳中和目标下减排的关键所在。中能国新集团业务依托中能国新投融资板块,中能国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能国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能国新双碳产业,中能国新并购重组等项目,致力于为央企,平台公司,民营企业等提供优质服务.(文章出处:记者观察)


标签: 零碳产业园

相关文章

零碳/近零碳园区现状

零碳概念层面,刘思远等人对零碳进行了概念界定。其研究中指出,低碳、近零碳和零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概念,随着对碳排放量的限制逐渐严格,由低碳排放到近零碳,再由近零碳到零碳,这是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动态演变过...

低碳产业建设标准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成果,反映了该地区在该时期内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该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园...

交通领域绿色发展

      鼓励低碳交通。零碳交通旨在运用一系列减排手段将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度降低,或将其产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途径所吸收中和。常见的交通减排方式包括减少改变出行方式以...

零碳产业园区的内涵特征

学术界对零碳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零碳产业园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案例、具体项目规划实践等方面,从概念内涵、规划建设路径、智慧与零碳策略整合、能源系统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学术界对...

零碳产业园标准的核心目标

      以远景集团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必维集团等联合在全球率先发布的《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指南》为例,该标准为国内低碳/零碳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从园区的规划、设计...

国外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零碳产业园建设主要在欧美国家进行了探索。例如,德国加强零碳技术系统整合,在柏林建立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林欧瑞府(EUREF )零碳科技园,通过能源转型在...